在歐洲過節,除了聖誕節之外,復活節就是iBoboの最愛😊:一個慶祝耶穌的誕生,另一個慶祝耶穌死而復活。
根據聖經記載說,耶穌那一年是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受難,隔了一天,星期天就復活了。以宗教典故的角度來看,地球上最悲傷的一天,和最快樂的一天,相隔只有三天矣。
從此之後,每年3月21日春分當日或之後,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,就是復活節,也是所謂的「Ostersonntag(復活節週日)」。往前的那一個星期五就是所謂的「Karfreitag(耶穌受難日)」,也稱為「Good Friday(聖週五)」。
在歐洲如德國、奧地利、瑞士等天主教國家,復活節可是個很重要的長週末喲✌️:四天的假期從星期五就開始,一直到隔週的星期一。不管是不是教徒,都可以享受這春季の假期。
在歐洲,每年從三月份開始,到處都是琳瑯滿目的復活節巧克力彩蛋、巧克力兔、紙鳥巢、以及各式各樣應節的飾品和商品。
復活節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巧克力、彩蛋、和兔兔。
其實在復活節前的那一週是「Holy Week(聖週)」,過去的教會領袖最初都不允許在這一個星期吃雞蛋。因此,這個星期放置的任何雞蛋都被保存和裝飾起來,以使它們成為聖週蛋,然後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。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許多人今天享受的傳統。
那麼復活節怎會跟兔兔有關呢?
據說,在瑞士,復活節彩蛋由杜鵑送達的,而在德國某些地區,則相信是由狐狸送達的。其實兔子的故事是在19世紀之後,才開始變得普遍的。
兔子一般在初春繁殖,每次都會生出一大堆小兔兔;而且懷著一胎,還可以再懷第二胎,因此它和彩蛋一樣,被認為是新生命的象徵。
傳說中的「Easter Bunny(復活節兔子)」會在復活節那天的早晨,給乖孩子一個裝滿了各式各樣彩蛋和糖果的籃子當禮物。也有傳說復活節兔子會將彩蛋隱藏起來,再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。
這也演變成現在的小朋友都喜歡在復活節尋找彩蛋,作為節日的一部分😄
今年的復活節從4月19日星期五開始,許多如火車等大眾交通工具都會增加班次,以方便大家返鄉或出遊。重頭戲當然是在4月20日星期日。這一天也是小朋友最開心的一天,因為可以到教堂尋找復活節彩蛋,參加許多很有趣味的戶外活動。
暫且把復活節的真相放在墳墓裡,無論史實如何,復活本身就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和方向,以及重新開始的力量。
復活節應該是「希望,更新,和新生活的象徵」。不僅是在書本上,而是在春天的每一片葉子裡。
在復活節的星期天,面紗在時間和永恆之間變成了游絲。意味著美麗,新生活的罕見之美。
Comments